学龄前儿童的牙齿和口腔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和关键时期,因此,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是口腔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,保持和增进口腔健康必须从学龄前儿童抓起。
1、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
鼓励儿童多吃纤维性食物,特别是多吃蔬菜和新鲜水果等纤维含量高、营养又丰富的食物,这样既有利于牙齿的自洁作用、不易患龋病,又有利于口腔颌面的生长发育,促使牙齿排列整齐,增强咀嚼功能。尽量减少糖果、饼干、蛋糕、巧克力等甜食/零食以及可乐、雪碧、果汁等酸甜饮料的食用次数。养成睡前刷牙后不再吃东西的习惯。
2、 儿童学习刷牙,家长帮助
从3-4岁开始,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可开始教儿童自己用最简单的“画圈法”或“竖刷法”用含氟牙膏刷牙,“画圈法”要领是将刷毛放置在牙面上,轻压使刷毛屈曲,在牙面上画圈,每部位反复画圈5次以上,牙齿的各个面均应刷到。此外,家长还应每日帮孩子刷牙1次(最好是晚上),直到上小学,这样才能保证刷牙的效果。儿童应选用适合自己年龄的儿童牙刷。
3、刷牙后睡前不再进食
由于人在睡眠期间口腔运动少,唾液分泌量低,口腔的自洁作用差,如果刷牙后睡前再进食易患龋病和牙龈炎。此外,儿童应养成规律饮食的习惯,除每日三餐外,尽量少吃零食。如果吃零食也应有规律,可在两正餐之间加零食。
4、帮助孩子尽早戒除口腔不良习惯
儿童口腔不良习惯有:吮指、咬下唇、吐舌、口呼吸等,应尽早戒除,否则会造成上颌前突、牙弓狭窄、牙列拥挤等口颌畸形。如果3岁以上的儿童仍存在上述不良习惯,且不能通过劝导而戒除,应及时到医院诊治,通过适当的矫正方法,帮助其戒除不良习惯。
5、提倡学龄前儿童每6个月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检查
3-6岁是儿童患龋的高峰期。该阶段牙弓开始发生变化,出现牙间隙,为换牙做准备,但易造成食物嵌塞,引发邻面龋。龋病早期治疗时间短、痛苦小、效果好、花费少。所以提倡学龄前儿童每6个月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检查。
6、 乳牙龋病应及时治疗
龋病影响儿童口腔和全身健康。龋病可以引起孩子牙痛,牙龈、面部肿胀,甚至高热等全身症状。龋病长期得不到治疗可造成儿童偏侧咀嚼,双侧面部发育不对称;还会影响到牙根尖下面的恒牙胚的发育,影响恒牙的正常发育和萌出。如果没有健康的牙齿,孩子就不愿吃含纤维多的蔬菜和肉食,造成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,影响全身正常生长发育。因此,“乳牙总是要换的,坏了不用治”的看法是错误的。发现龋病应及时治疗。
6岁左右儿童的乳牙开始脱落,恒牙逐渐萌出,此时可能发生疼痛、牙龈水肿、不舒服等症状,应及时找医生检查处理。父母应继续帮助儿童维持早期建立的口腔卫生习惯,保护好新萌出的恒牙。
健康完整的乳牙列能够发挥正常的咀嚼功能,可保障恒牙和颌面部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,不但有利于孩子准确发音,还能引导恒牙正常萌出,使儿童获得健康并使用终生的恒牙。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保护牙齿健康的工作,这样孩子才能够健健康康的发育成长。